第一三七章 武器试验之火炮(四)
朱兴雨:“101号;102号;登陆舰105号可以装四门,103号;104号只能装一门,威风号能装八门,海归号也能装二门。你们那些新造的木壳战舰具体情况我不知道,还不好说,如果是排水量500吨级的,在加强结构后,应该能装个三到四门。”
方耀平听后,说道:“那老朱你就赶紧着手改装那些铁壳军舰吧!过几天你要是有时间就去白沙船场看看,我们那两艘新造的木壳战舰怎么改装。我们海军是一刻也等不了,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先不说,那郑芝龙还横在我们穿越众面前呢!”
方耀平说的也是组委会和海军全体穿越众的呼声,郑芝龙这座大山实在太大了,不取得对郑芝龙的海上优势,穿越众有很多事都不能开展。特别是明年的‘江南黎明’行动,穿越众执行这次行动必须要走海路,而走海路又必然要经过郑芝龙控制的台湾海峡,这个棘手的问题还必须在一年内解决,这对组委会和全体穿越众都是一个紧迫的考验。
朱兴霖:“是啊!大哥,现在的海军实在太需要大口径舰炮了,你们工业部什么时候能完成全部改装?”
朱兴雨:“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半年内应该可以。大家不要嫌速度慢,这种火炮我们虽然有各方面的技术数据,但生产都没什么经验,想要技术成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现阶段我们工业部的产能最多每月也就十门。”
陈修才一听要把所有的75火炮都给海军急了,他对朱兴雨道:“我是老朱,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我们陆军炮兵也很着急?”
对陈修才的这个问题,朱兴雨为难了,他还真不知道怎么才好。他本人属于老好人那种,得罪海陆军哪头都不好。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王卫国一听陈修才急了,也看到了朱兴雨的为难。他想不能因为这火炮问题就让海陆军闹矛盾,进而影响到穿越众内部的团结。这个根要是种下了,那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们可不能学习那些小鬼子的光荣传统,多年政委出身的王卫国当然不能允许。
他对陈修才道:“修才同志啊!你们陆军炮兵有120重迫和‘没良心炮’在目前的战争形式下基本够用了,这75野炮就先放一放吧!我们目前面对主要困难你是知道的,相信修才同志是有革命大局观的。”官话又开始了。
朱兴霖没有说话,而是看了陈修才一眼。朱兴霖对陈修才非常了解,知道他就是虚张声势而已。他们陆军炮兵已经有了120重迫和‘没良心炮’,对75野炮的需求已没有先前那么迫切了。而且75野炮在没有马匹的情况下,根本就无发行军,他能不知道?他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现实自己的存在,他这人是有这毛病。
果然如朱兴霖所想,陈修才听到王卫国话后,对朱兴雨说道:“老朱这什么办吧!我们陆军炮兵当然要服从大局,你们工业部先给我们生产个十门八门的,至少要让我的炮兵先熟悉一下这炮的各方面性能和操作,要不等以后产能上来了,我的士兵又要熟悉一遍,那多浪费时间啊!不是有句话话吗?宁可让人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大家说是不?”
大家听陈修才的话,虽然本意是想要炮,但话说的也的确有些道理。
朱兴雨:“行,十门八门绝对没问题。我们还真不能让装备等人。呵呵-------!这炮,老陈你来试一炮吧!”
陈修才当然不会客气,好这一炮俺来。海军众人都对他有些鄙视的眼神。
陈修才为了再一次显示自己的水平,只让他的副手闽鹏飞当助手。他一个人忙前忙后,先是调整火炮瞄准,然后在闽鹏飞的帮助下完成了装填。一切就绪后,他手握火弦对众人道:“大家都躲远点,我估计后坐力肯定大,大家围的怎么近,别伤着,而且开炮后烟尘也不会小。”
众人再一次走到了后面的掩体里拿起望远镜观察。
“咚”一声炮响,周围顿时是尘土飞扬。二千五百米处的山坡上把圈内一声爆炸后瞬间被炸出了一个直径十几米的大坑,乱石纷飞,一朵蘑菇云升起。后坐力的确很大,那个火炮的底座也向后移动了几十公分。
陈修才拿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下爆炸效果后,对众人道:“这炮精度在二千五百米还行,威力也够用。”
朱兴雨:“我们再看看最后一门吧!”
众人看到这最后一门火炮,依然是没有跑车,被架在一个大型的底座上。外形和结构同75火炮都一样,就是口径大,体型也大出75火炮不少,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在重炮行列中。
朱兴雨:“这门也是我们专为海军设计的,它的口径达到了130毫米,超过了明军最大的红衣大炮。而且是我们工业部自主知识产权,绝无任何山寨和盗版。设计此炮主要是为了技术验证,为以后建造排水量二千吨级的大型军舰所用舰炮打基础。目前就算是研制成功,也只能作为要塞炮使用。有了它,一个港口只需要三到四门,再加上若干75火炮,已现在这个时代,不论是谁来了一只舰队都休想占到什么便宜,弄不好还要碰个头破血流。”朱兴雨的工业部对这门130重炮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这炮在17世纪对任何敌人来说都算是火炮的终极水平了,朱兴雨说的很自信。
朱兴霖:“说说具体数据?”
朱兴雨:“全重加上底座有近10吨;火线高:1380毫米;身管25倍,长:3250毫米;初速:680米/秒;最大射程:米;有效射程:6000米;最大射速:3发/分;高低射界:-2。5度~+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弹簧制退器;因为使用这炮都是固定的,人员7个。弹头重35公斤,威力相当惊人,比‘没良心炮’要大的多,不过弹头的安全性还有待提高。”“在射程方面我们没有刻意最求最大化,我们没有先进的瞄准器具和炮瞄雷达的情况下,把火炮身管做的太长,射程弄的太远,对我们意义不大,还浪费资源。另外我们还正在全新设计一种口径为100毫米的舰炮,是能装备到六百吨级以上木壳战舰的火炮。”
陈修才:“那还等什么,赶紧试一炮吧?”陈修才今天试炮还试上瘾了。
朱兴雨看了看海军的几个大佬,海军的几个人点头表示同意。海军的几个大佬此时想,这炮就是威力再大,目前也用不上,试不试也无所谓。再说他陈大司令的确是玩炮的能手,大家何必枉做小人。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让他继续过足瘾吧!
朱兴雨示意陈修才试炮,他对众人道:“我们没有准备耳塞,大家到掩体里也必须都把自己的耳朵捂上,要不有可能把耳膜震坏。”
众人刚刚进到掩体观察室里,还没来得急捂耳朵,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这一炮噪音太高,众人被震的一阵耳鸣。众人又赶忙拿起望远镜观察试射效果,只见几千米外的弹靶,已经是方圆几十米草木皆非,焦土的热气形成了一片白雾,一个直径近二十米的大弹坑出现在众人的望远镜中。
周远山道:“好家伙,这炮的威力真它姥姥的够劲儿,这个时代的木壳战舰只要挨上一炮,基本上也就完蛋了。虽然目前装备不到军舰上,但当做要塞炮也绝对是大杀器。老朱,这回我们的军港的安全性是彻底完善了。呵呵--------------”
方耀平:“不错,威力绝对够用。这个时代的然后战舰是无法抗过它的雷霆一击!老朱,三千米内的精度怎么样?”方耀平对这门130重炮已经动心了,他此时想,如果这炮在三四千米的射击精度有保证,那么是不是可以在最大的那两艘军舰上试一试?
朱兴雨:“我们估计在海况好的情况下,三四千米内打击敌人二百吨级问题不大。命中率应该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基本上是两发炮弹搞定一艘。”
方耀平:“那在我们的101号(原海警舰;102号(原1003舰;登陆舰105号;各改装一门试试效果,如何?”
朱兴雨:“这样性价比合适吗?那样的话要少装两门75火炮。而且这炮目前还很不成熟,没有达到实战效能---------------”
王卫国接话道:“我看这样吧!先在102号上安装一门试试效果,兴雨同志你们怎么也要在海上做实验。”
海军众人的目光一下都集中到朱兴雨身上。
待续、、、、、、、、、、、、、、